马上注册,下载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6 u( [( I7 G& h, N& Z- A/ {1 A2 Y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944年秋,在延安一间普通的窑洞里,几位美国军官正和中央军委第三局的局长王诤进行着一场极为特殊的谈判。美军要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气象观测网和气象通信网。“气象”指的是大气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状态和现象。气象条件不仅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还是影响军事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记忆》 20220509 新中国气象纪事 延安岁月)3 X2 U8 A! h9 I8 Z' B3 a
% V8 k, }; ^* e: `! P) `" }) q9 M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949年9月,华北军区航空处场站科接到了一个秘密任务,他们需要为即将到来的一场重要活动:新中国开国大典做气象服务做保障。开国大典,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首次亮相,举世瞩目,所有工作必须保证万无一失。当时,从延安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培养的第一批气象骨干之一的邹竞蒙被委以重任,负责了平津地区的气象机构的接收工作。(《国家记忆》 20220510 新中国气象纪事 基业初创)
8 C0 J6 Z8 }1 J7 F9 Y2 m9 `
, O' H; O' S# ~% Z( g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953年4月中下旬,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强寒潮,突然向黄淮海的大片地区袭来,气温骤降到零下三到五摄氏度,而此时,正是华北原野冬小麦的拔节期。寒潮来袭,广大农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毛泽东听闻此事,立即在一张便条上写道:“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 (《国家记忆》 20220511 新中国气象纪事 天气预报)2 Z3 P! E3 u- g$ r( j: E. Y+ k* J/ p( A
* n3 |2 j# B" I' y5 C, ]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20世纪50年代初,新生的中国,一直被笼罩在核威胁与核讹诈的阴云中。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从这一天起,中国开始了研制核武器的艰巨而伟大的历史征程。核试验的起爆日期和时间均由“气象情况”所决定,为什么“气象情况”会成为核爆炸时间的决定性因素?敬请关注。(《国家记忆》 20220512 新中国气象纪事 保障核试验)' u, \, J3 ]/ |/ M; ` R9 u
: h3 f+ ]0 x( B" u6 V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970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所召开会议,开始研究气象卫星。为了保密,新成立的气象卫星工作团队以会议房间号为名,称为“311”组。1977年,中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被正式命名为“风云一号”。1988年,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成功发射,此后,中国的气象事业迅速发展,无可奈何的落后面貌,终于被彻底改变。 (《国家记忆》 20220513 新中国气象纪事 风云卫士)2 G' T4 z& |) W! A
' Y) R3 O% Y: Q3 l3 }' E6 T
1 V2 F* Z& E3 R# d7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