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下载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 q& n6 B6 e+ w9 V& _6 ]《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八十九集 明清皇陵(上) 天人合一
: N' y: i8 M& [: t& L本集主要内容: 浏览人类文化瑰宝,能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需要符合六项条件。有独特的艺术成就,表达人类观点的转变,提供人类文明的见证,反映一个时代,作为人类居住的杰出案例与有特殊意义的世界或者现行的传统思想或文学艺术有直接关系。在6项标准里,满足其中任何一项即可申报世界遗产。而在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里,有一页璀璨的篇章,同时满足世界文化遗产五项标准,成为世界乃至人类的珍贵遗存,它就是中国明清皇家陵寝。
2 Z7 @$ K; q; D4 }5 O《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九十集 明清皇陵(中) 帝国良工
0 O! }& \' x, h, }. m9 p. U( ~7 C本集主要内容: 华夏文明修建皇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夏、商、周时期,但真正规模庞大、精雕细琢的皇陵建造主要发生在秦汉以后。到了明清时期,皇陵营建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常倾举国之财力、物力、人力而为之,无论是规模、工艺、文化内涵等各方面都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顶峰水平。
. W* W( j6 V" W- k 《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九十一集 明清皇陵(下) 历史变迁
- H, S, ]. ?+ M* d9 C' y7 K本集主要内容: 中华上下五千年,明清皇陵横跨五百余年,可以说明清皇陵凝固了十分之一的华夏历史篇章。不同于皇宫作为阳宅,可以屡代沿用。一座座陵寝,作为各皇帝皇妃长眠的阴宅,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更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历代帝王,都把陵寝的营建与封建王朝的安危兴衰联系在一起,每座皇陵都集合着帝王个人愿景和死后对江山社稷的寄托。
3 c3 T- v* r3 z. d U《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九十二集 丝绸之路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上) 万里通途
/ ?' W5 D7 h, j# \/ a2 r( z本集主要内容: 丝绸之路并不是一条路,而是跨越东亚与中亚的特大交通型路网。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在丝绸之路整个交通体系中具有起始地位,它跨越山川湖泊、戈壁沙漠、山谷草原,见证了亚欧大陆的北方地区在这1800多年间跌宕起伏的历史,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对话之路。
: X4 w7 r$ A# z( w9 b) N' |+ t5 q5 a(《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九十三集 丝绸之路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 商贸融通); C2 z; S2 R6 a! F$ }: r* }; I) }: p
本集主要内容: 中欧班列(西安)是2013年11月28日首趟开通,从西安出发,向西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立陶宛、挪威至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开通十年来,从西安港搭载的货物,从最初的粮食、酒类等生活用品,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芯片,物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发车频次逐渐增加。这条连接欧亚的国际大通道被人们称为“钢铁驼队”,因为从两千多年前开始,这条亚欧大陆之间的通道上便有无数的商人驼队往来不息。
% R1 [$ X6 B0 m, e0 T- P(《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九十四集 丝绸之路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下) 互鉴共生)
0 ?6 p) z% [4 A1 `+ o* [本集主要内容: 从长安到罗马,相当于地球周长的四分之一,一连串难以跨越的绝境,一重重无与伦比的壮美,一系列无法复制的伟大,所构成的东西方大通道,将亚洲、北非、欧洲地中海地区紧紧编织在一起,成为地球上跨度最长、最活跃的神经。
: A& ]8 c! l! L9 {3 g- r
1 f/ C3 s" k+ Y) q0 j. L( |/ V8 c+ t6 I# M0 m& v
' X$ @7 R* f' W& Z" X
3 H: ^: Y! p7 S' j I |